欢迎您访问乡宁县政协网 今天是2024年10月06日

字号:  
大会发言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作者:政协委员张锋    发布日期:2024-06-14    浏览次数:361次

政协委员张锋


乡村振兴是我们当前遵循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就是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就是将农、林、牧、渔等初级的农产品,加工成最终的食品类消费商品或其他商品的全产业生产流程。发展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订单化,使农业生产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化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关键。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在规模化过程中,以农户为主体的个体生产模式,在农业发展中很难达到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极大制约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资源大量浪费,农业生产力低下。同时在特色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因受土地资源、资金投入、专业人才等因素制约,特色农业发展后劲不足。总体来讲,我县全面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经过多年努力,全县产业规模基本形成,但农业产业发展大而不强,市场占有率低,品牌少、规模小、效益低,同时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依然较弱。网络通讯、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产销对接、冷链物流、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等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我县现有农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环节薄弱,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大宗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不足,精深加工转化率较低,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企业收益和可持续性不稳定,市场竞争力还较弱。

三是融资的渠道不够宽。当前农业产业发展所需资金主要靠个人和企业直接投资和政府有限补贴,社会金融资本投入较少,相对于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融资渠道窄、总量少、投入仍显不足。

二、对策建议

(一)农业产业化要发展,妥善解决好四个关键。一是土地保障。在保持农户30年土地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立足小农数量众多的基本农情,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的前提下,以肥料、架材、苗木补贴为基础,与农民形成订单式生产,保障精细农业产业化的土地需求。充分培育和支持基层的生产托管合作社的发展,促进托管合作社与上流粮食企业的订单合作,实现机械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资金保障。农业投资大、风险多。龙头企业的资金持续投入和国家的农业财政补助,是解决人才、资金、技术等瓶颈,保障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三是政策保障。农业是一项收益回报期长的产业,应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与产业化发展关联农户的产业专项补贴,减小企业的压力,释放企业的技术和加工潜力,延伸企业的产业链条,为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四是人才保障。以学生定向培养方式,加大对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尤其是简单食品加工业方面的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夯实农业及延伸加工业基础,如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方面的技术人才队伍,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鼓励和发展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市场化农机推广应用模式,以农技人才储备为基础,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二)做优“链主”龙头企业,夯实农业规模化发展基础。精准定位打造龙头企业多层次梯队,要一手抓企业发展,一手抓基地建设。一是产业项目建设。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招大引强、扶优育强,引导龙头企业在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持续扶持县级以上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及农业设施、农产品加工等环节和领域谋划项目建设,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后备企业资源库。二是产业集群布局。推动北部戎子酒庄葡萄、西部苹果花椒、东部旱作农业、南部生态养殖、中部长山药等集群化布局,引领培育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增长点,抓点带面,统筹推进。三是产业政策支持。对照相关政策,协调落实龙头企业发展农业、苗木、化肥等投资额60-70%的政策补贴资金,带动农户在初级阶段中苗木、化肥等前期投资,推动落实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依规享受农业生产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提供精准化服务,减轻企业负担。持续落实对新认定国家、省、市级新型经营主体的奖补政策,推进“双百”工程项目落地生花。

(三)培育“全链”产品质量,构建农业标准化品牌体系。农业农村标准化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一是强化行业标准。对照国家、省、市行业标准,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全产业链相关标准制定,培育一批农业企业标准“领跑者”,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全县农业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新型农业迈进。二是强化园区引领。建议在县城东部建设一个占地150亩的农业产业园,盘活关停的焦化厂房,对外招商,按照技术标准要求,建立一个集办公、生产、清洗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三是强化产品质量。培育一批技术监督员及村委干部“土专家”,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及质量分析,严格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入市产品质量,推行“可追溯”制度,加快构建“临汾优选”品牌为引领,龙头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支撑的产业链品牌体系。

(四)协同“互联”市场供需,实施农业订单化增值收益。立足于乡宁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市场和服务为重点,进行供需两端市场定位。一是前期资源整合。将企业和农户、企业和基地加农户、合作社和农户、基地和农户等生产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县级农业产业园统筹指导各企业,根据市场订单来针对高收益、高质量的农产品进行区域种植。二是中期供需监管。专业技术员要全周期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管,对中小农场的农作物生产跟踪督导,对区域性核心产品提质提优,由农业产业园进行产品分类收购,不仅给龙头企业赚到钱,也拓宽了群众的增收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三是后期专业销售。成立专业团队,统一标识、统一监管,对产品加工和包装提档升级,并借用互联网平台、网红打卡等形式进行网上订单,多措并举进行销售,既保证了农业加工企业对原材料的技术标准化和质量合格化要求,同时又能使农民的初级农产品实现在价值链中的高关联度收益,实现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